×
太阳能学报

组合使用教学媒体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以太阳能教

2020年初受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影响,大部分地区都无法如期开学,无接触式的“云教学”成为较理想的选择。“云教学”是指依托各种网络平台,利用手机、电脑等电子终端设备实施在线教学。凭借先进的信息技术,教师和学生可以共享海量资源,包括文本、图片、视频、动画等等,还可以实现远程互动、动态管理、在线讨论、在线答疑、实时监测、在线考核等。笔者以苏科版初中物理第十八章第三节“太阳能”教学为例,探讨利用“云教学”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教学方式。

1教学分析

本节内容与生活、科技、社会的联系十分紧密,与其他学科的内容又相互交叉,因此,无论是教学材料的选取,还是活动的设置,都体现了“从生活走向物理,从物理走向社会”的课程理念,引导学生“关心科学与技术发展的前沿,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,树立正确的科学观,有振兴中华、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与责任感”。

针对本节课的特点,运用“云教学”授课时,应充分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技术,帮助学生进行探究,使学生在观察、倾听、思考、讨论、意义建构的过程中,深度理解学科核心概念,形成物理观念,提升其科学探究和思维能力,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。

2教学设计意图

在“云教学”过程中最容易遭遇的尴尬就是“学生失踪”,最好的办法就是抓住学生的兴趣。孔子曰:“知之者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不如乐之者。”如果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点产生浓厚兴趣并沉浸其中,必能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,积极投入学习过程中。但“趣味”不是选择教学素材和手段的唯一标准,还应兼顾其“实用”性,促进学生观察思考、自主进行知识建构、唤醒其责任意识。

2.1 教学“有趣味”,激发学生学习动机

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,我们对它早就习以为常,如何在学生心中激起对它的学习兴趣呢?笔者安排了下面两个环节:(1) 利用多媒体展示三幅“太阳图腾”图片,引出疑问:为什么从古至今不同时代、不同地区、不同种族的人们都对太阳怀有崇拜之情?以此激发学生对太阳的好奇心。(2) 播放介绍太阳的视频,揭开其神秘面纱。通过这一环节的展示,学生对太阳结构、基本参数以及太阳能的来源有了粗略了解,也激发了学生深入探究的热情。

2.2 多媒体资源“有作用”,引导学生观察思考

在对视频和图片的观察过程中,简单地调动视觉和听觉无法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,要围绕具体的教学目标,由表及里、由外及内,还要与科学思维相结合,有选择地进行观察。因此,选择“有作用”的多媒体资源显得尤为重要。

2.2.1 用视频增强视觉效应

本堂课的难点在于认识太阳能及其转化,这里涉及的能源种类丰富,在这些能源从形成到被人类获取和应用的过程中转化形式多样,会使学生的认知产生混淆。虽然教材中提供了阅读材料,但涉及的能源种类较少,文字加图片的展示形式也不够生动。笔者针对教材中关于地球上能源的图片,在网上收集视频,展示其中各种能源的来源及转化方式。由于课堂时间限制,根据需要用“快剪辑”等视频编辑软件对视频进行删减和拼接,将学生的关注点聚焦于核心问题上,使学生能快速从视频中提取有效信息。

为了让视频“有作用”,在视频播放前笔者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上的图18-10,找出其中涉及的能源种类,并带着下列4个问题观看视频。

问题1:哪些能源来自太阳?

问题2:哪些是可再生能源,哪些是不可再生能源?

问题3:说出三种在应用时会产生污染的能源。

问题4:这些能源从形成到被人类获取和应用的过程中,涉及哪些能量转化过程?

在播放视频后,以填空题的形式对学习效果进行测评。如:太阳照射,温度升高,能转化为能,晒热的空气上升,空气流动形成风,又转化为能,风推动海浪运动,使海浪获得能,形成了能。

通过观察—思考—归纳这一系列的学习活动,促使学生内化抽象概括、分析综合、推理论证等科学思维方法。

2.2.2 以动画增强感官体验

在讲解太阳能来源于核聚变时,利用多媒体展示核聚变和核裂变的动画,引导学生运用对比的方法,了解核能应用的两种方式以及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用途,找到两者间的异同点,强化概念,提升学生的科学认知水平。

2.2.3 以图表增强动静变化

为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,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进行科学推理、找出规律、形成结论,并能解释自然现象、解决实际问题,且具有科学证据的意识和评估证据的能力,在认识太阳能利用的优、缺点时,用多媒体展示图表、数据等信息。

上一篇:上期阅读训练答案
下一篇:没有了

Top